好模具的验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模具外观
模具铭牌内容完整,字符清晰,排列整齐,并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,固定可靠、不易剥落。冷却水嘴选用符合要求的插水嘴,不伸出模架表面,并加工有沉孔和倒角,且有进出标记。模具配件不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,安装时下方有外露的油缸、水嘴、预复位机构等,应有支撑腿保护。模具顶出孔尺寸符合指定的注塑机要求,定位圈固定可靠。模具外形尺寸符合指定注塑机的要求,安装有方向要求的模具应标明安装方向。模架表面无凹坑、锈迹等影响外观的缺陷,模具便于吊装、运输。
二、模具材料和硬度
模具模架选用符合标准的标准模架,成型零件和浇注系统材料采用性能高于40Cr以上的材料。成型对模具易腐蚀的塑料时,成型零件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,或其成型面采取防腐蚀措施。模具成型零件硬度不低于规定值,或表面硬化处理硬度达到要求。
三、顶出、复位、抽插芯、取件
顶出顺畅、无卡滞、无异常声响。斜顶表面抛光,斜顶面低于型芯面。滑动部件开设油槽,表面进行氮化处理,处理后表面硬度达到要求。所有顶杆有止转定位,并进行编号。顶出距离用限位块进行限位。复位弹簧选用标准件,两端不打磨、割断。滑块、抽芯有行程限位,油缸抽芯有行程开关。滑块抽芯采用斜导柱,角度合理。油缸抽芯成型部分端面被包覆时,油缸加自锁机构。
四、冷却、加热系统
冷却或加热系统充分畅通,密封可靠,无渗漏现象,易于检修。开设在模架上的密封槽的尺寸和形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。密封圈安放时涂抹黄油,安放后高出模架面。水、油流道隔片采用不易受腐蚀的材料。前后模采用集中送水方式。
五、浇注系统
浇口设置不影响产品外观,满足产品装配要求。流道截面、长度设计合理,在保证成形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流程。三板模分浇道在前模板背面的部分截面为梯形或半圆形。三板模在浇口板上有断料把,浇道入口直径和球头处设计符合要求。拉料杆可靠固定,浇口、流道按图纸尺寸要求加工。
六、热流道系统
热流道接线布局合理,便于检修,接线号一一对应。热流道进行安全测试,对地绝缘电阻大于规定值。温控柜及热喷嘴、热流道采用标准件。主流口套用螺纹与热流道连接,底面平面接触密封。热流道与加热板或加热棒接触良好,加热板用螺钉或螺柱固定,表面贴合良好。采用合适的热电偶,并且与温控表匹配。喷咀符合设计要求,热流道有可靠定位。温控表设定温度与实际显示温度误差小,控温灵敏。
七、成型部分、分型面、排气槽
前后模表面平整,无影响外观的缺陷。镶块与模框配合间隙合理,分型面保持干净、整洁。排气槽深度符合塑料的溢边值要求。嵌件研配到位,安放顺利、定位可靠。顶杆端面与型芯一致,前后模成型部分无倒扣、倒角等缺陷。
综上所述,好模具的验收标准涵盖了模具的外观、材料、硬度、顶出复位机构、冷却加热系统、浇注系统、热流道系统以及成型部分、分型面、排气槽等多个方面,确保模具的质量和性能满足生产要求。
八、模具标识与文件
模具应有明确的标识,包括模具编号、产品名称、生产日期、模具重量、模具尺寸等基本信息。模具图纸、技术文件、合格证等资料齐全,并且与实际模具相符。
九、模具试模与调试
模具在正式投入生产前,应进行试模,确保模具能够正常开合、顶出,产品符合设计要求。试模过程中,应记录模具的各项参数,如温度、压力、时间等,并观察产品的成型质量。根据试模结果,对模具进行必要的调试和修正,确保模具能够满足生产要求。
十、模具维护与保养
模具在使用过程中,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,包括清洁模具表面、检查模具各部件的磨损情况、更换损坏的零件、润滑滑动部件等。同时,应建立模具的维护档案,记录模具的维护历史和维护内容,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模具的潜在问题。
十一、安全与环保
模具的设计、制造和使用应符合相关的安全和环保要求。模具应具有防止误操作的安全装置,如安全门、安全锁等。同时,模具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,如减少废料的产生、合理使用切削液等。
十二、售后服务
模具供应商应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,包括模具的安装调试、技术培训、维修保养等。在模具使用过程中,供应商应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和问题,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。
综上所述,好模具的验收标准不仅涵盖了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质量,还包括了模具的试模与调试、维护与保养、安全与环保以及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。只有全面考虑这些方面,才能确保模具的质量和性能满足生产要求,提高生产效率,降低生产成本。